2)081 就是立威_我成了大明勋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宸的那群人,依然站在门口脸色难堪。

  “呵,还真是晚到给我们来个立威。”

  “不过是一案首,不知道的还以为连中三元!”

  “东海,现在沈忆宸都骑到脖子上来了,这你还能忍吗?”

  “考题泄露事件不明不白,还有跟孙提学关系不清不楚,这种案首我不服!”

  留下来的众人可谓义愤填膺,沈忆宸态度都已经骑脸了,这口气怎么咽得下来?

  于是他们纷纷把目光看向了徐东海,一方面是这小子年少轻狂沉不住气,喜欢出这种头。

  另外一方面,就是徐东海背景深厚,学识上也没什么水分,绝大多数情况下压得住别人。

  只是很遗憾,他们这次找错对手了,徐东海迎着众人目光一言不发,直接迈动脚步跨过门槛石,完全没有迎合向沈忆宸发难的意思。

  怎么回事,就连徐东海都惧怕他沈忆宸了么?

  这一幕让很多拱火的士子感到大失所望,如若就连徐东海这样“豪强势力”都退了,那应天科举届,不是让他沈忆宸只手遮天了?

  对于众人心中怎么想的,徐东海其实也很清楚。

  以往不用拱火他都敢出来挑事,一是年纪太小性格确实比较冲动,自小的神童名号加上身世背景,导致过于心高气傲。

  另外就是徐东海也不傻,知道出头很容易抢占风头,在别人心中肃立威望。文坛领袖这种名声,平日里看似作用不大,关键时刻可是能引导舆论走向的。

  特别到了明末各路学派的大佬们,哪怕身上没有功名在身,下至州县,上至六部内阁,见到他们都客客气气,这就是文坛领袖的威力。

  不过连续的惨败,以及院试结束后叔父徐琦的话语,差不多已经让徐东海明白了一个现实。

  那就是现在的沈忆宸,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可以轻视的婢生子了。无论应天府文官集团,还是武将勋戚中,都有着很高的好感度。

  又有成国公朱勇的血脉背书,来日必将平步青云!

  后面这句是叔父徐琦的原话,所以在等候过程中面对其他昭文书院同窗的怨言,徐东海始终低调应对,没有过多参与。

  当对方的实力跟阶层,已经不输于甚至超过你的时候,再去盲目挑衅,就等同于找死。

  徐东海只是年纪小比较冲动,并不蠢。

  沈忆宸从中门而入,走进了学政衙门。说实话他穿越来到大明差不多一年了,除了自家院门外,还是第一次走高宅大院的正门。

  如若不是小三元案首,光靠一个秀才功名,别说是走大门了,正常情况下连学政衙门的门都进不来。

  难怪古代很多小说剧本中,把状元游街给推崇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。原因就在于那一日新科状元,除了功名利禄之外,整个仪式给予的荣誉感,也是无与伦比的。

  可以这么说,上至皇帝、文武百官。下至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