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214 情况不对(二合一)_我成了大明勋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什么,明朝财政收入始终只能维持在两千万两上下,到了明末崇祯年间直接崩溃。而清末就算到了光绪年间,岁入总额依然维持上亿两规模,差距可谓天壤之别。

  究其原因,除了摊丁入亩、士绅一体纳粮,带来的征缴力度区别外。财政执行效率区别,同样是很重要的因素。

  就明朝这种财政混乱体系,地方官不贪不乱才有鬼了,能撑两百多年才崩溃,更是祖坟冒青烟

  所以只要沈忆宸去查账,就一定能找出毛病来问罪!

  望着一众官员皆不发言,布政使洪英清咳一声,然后开口道:“诸位同僚,沈佥宪乃朝廷御史整肃史政,尔等理应配合,怎能遇到难处就推诿?’

  “这样吧本官作主,山东布政司诸位同僚想想办法,从各州府征调五万两白银来支援沈佥宪赈灾治水。吾等身为一方父母官,当以百姓为重!”

  除去巡抚这样的外派“特使”,布政使才是正式的一省主官。所以这边洪英一拍板,那边山东布政司官员立马就点头附和道:“藩台所言甚是,吾等身为亲民官,岂能因眼前困境而推托?’

  “沈佥宪治水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,吾等定当全力配合!”

  “哪怕就是地方衙门饿肚子,下官也定当把赈灾银钱给凑齐,不能让百姓受苦!”“藩台与佥宪体恤爱民,下官当引以为榜样。”

  这番变脸速度,简直让沈忆宸叹为观止。

  以往身处朝廷中枢,身边不是高官重臣,就是翰林清贵,再不济也是那群言官喷子。不管文人风骨这玩意是嘴上说的,还是身体力行,至少大家都是场面人要点脸。

  山东百万灾民浮尸遍野,局势糜烂成这个样子了,还好意思说身为亲民官,宁愿苦自己不愿百姓受苦,真就是脸都不要了呗。

  五万两白银看似很多,但对于大型水利工程跟大规模赈灾而言,堪称杯水车薪。

  要知道沈忆宸追缴阳谷县几个大户税粮,折算成白银都有三万多两,整个山东承宣布政司这般咬牙硬挤才五万两?

  洪英的这招以退为进,糊弄鬼呢?

  “洪藩台堂堂一方大员作主,本官认为怎么也得值个五十万两,否则传出去岂不是有损洪藩台威名?’

  沈忆宸已经没耐心跟这群地方官玩什么虚与委蛇了,他现在只想搞钱,然后进驻张秋镇治水。

  既然一省主官洪英站了出来,那沈忆宸也就干脆打蛇顺棍上,逼迫他来表态了。

  “沈佥宪这是什么话,一省财政怎能如此轻浮随意,莫非京师繁华闪了眼,认为五十万两是个小数目?”

  感受到沈忆宸话语的攻击性,洪英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。

  好歹洪英也是从二品大员,并且身为布政使主管一方。当着属下的面沈忆宸这般不给面子,自己要是没有拿出硬刚态度,以后还如何服众御下?

  “五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