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154 钦点状元(二合一)_我成了大明勋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过是皇权的延伸,如今自己没了太皇太后的紧箍咒,还傻了吧唧的跟你们一起压制皇权?

  当然是弃暗投明,与自己心爱的学生朱祁镇联合起来,共同执掌朝局,开创一段太平盛世,在史书上名垂千古啦。

  鉴于此等形势,“二杨”就如同现在胡濙的想法一样,开始布局自己年迈退下来后对付王振的力量。

  曹鼐就是杨溥选中之人,从中进士那一刻就开始全力扶植,一步步的走到了内阁权利中枢。

  其实不单单是曹鼐,更下一任内阁首辅陈循,同样也是杨士奇挑中的新生力量,甚至他还是杨士奇的族外甥!

  可以说明朝极其完善的科举制度,除了为文官集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外,也滋生了无数利益小团体。

  再加上座师门生、同乡同年等等官场结党手段,小团体就变成了大团体。

  明朝前期还好,明太祖明成祖比较生猛,依靠类似于白色恐怖的手段,杀的人头滚滚硬是压制住了文官集团膨胀的野心。

  另外还有个勋戚集团的存在,也让文官集团不敢太过于放肆。

  到了正统朝土木堡之变后,勋戚集团完犊子了,没有了制衡力量。

  宦官集团说实话,出现个诸如王振、刘瑾、魏忠贤这样的权阉,依靠着厂卫特务机构,还能掰掰手腕。

  一旦缺少了顶级领头人物,不管在体量还是质量,没有科举制度的后备人才加持,与文官集团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,最多争一时之瑜亮。

  其他势力就更不用看了,宗室皇帝自己都信不过,当猪在养。武将脊梁被打断了,后世知名如戚继光这等千古名将,在张居正面前不过门下走狗尔。

  到了最后文官集团茫然四顾,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!

  既然没有了同等势力的对手,那就回顾初心,继续与皇帝斗……

  所以就出现了嘉靖、万历两朝各种奇葩事件,斗到最后皇帝也认怂了,干脆消极怠工,老子怕了你不上朝总行了吧?

  说实话,这也不行……

  文官集团经历过这么多轮战斗,各种利益团体早就成型收不住手了,只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。

  既然没有了对手,那就跟自己斗!

  于是分裂成齐党、浙党、闽党、东林党等等派系,开始乱斗不休,这就是明朝最后党争的本质。

  就这么斗着斗着,把大明斗亡国了,皇帝斗上吊了,完美收官……

  曹鼐身为“三杨”培养的文官战斗人员,有气魄、有胆量,敢于跟王振硬刚。

  但是资历太浅、城府不深,严重缺乏斗争经验,导致他根本就不是权阉王振的对手。

  这点在殿试之后也显露出来了,读卷官审阅试卷一结束,他就按捺不住来到了杨溥面前问道。

  “元辅,你为何要推选沈忆宸的试卷,他可是阉党中人!”

  望着曹鼐这番沉不住气的模样,杨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