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战议_将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当一个废物登上皇位,帝国也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,如果没有亡国,等到第二个废物上来,那么帝国也就在下坡路上越跑越快了,这条路,也终究会走到尽头。

  而赵石看到的好处,其实只有一个。

  那就是皇家子弟,优秀的人不多。

  而让他们出使外邦,一旦成行,来回一趟,总需要个一年半载的工夫,那么皇室中的些许不安稳,根本不算一回事儿。

  谁有了其他心思,又不好处置?好,去出使吧,等人离开了长安城,麻烦也就随之而去。

  当然,好处不止这一条。

  外间那么多的风险,胡人那么的粗蛮,什么事都可能发生。

  而这,也将是大秦最好的开战借口,这比和亲更有效,也更直接,付出的代价也更少,选择的余地也更大,名声上,还不那么难听,何乐而不为呢?

  至于说皇家子弟出使,可能阴结外邦,以谋反乱。

  在赵石看来,起码在成武一朝,是不可能的,至于之后会不会有上来个废物,给了旁人那样的机会,哪儿管得了那么多。

  本就没有千秋万世的王朝,若皇室真出了这么一位,能够带着胡人南下夺取皇位,这样的人,放在京师长安,岂非更加危险?

  当然,无论利弊,赵石想到的或者没想到的,注定都不会说的那么的清楚。

  这只是个提议,而且,这里只有皇帝陛下和他两人,也根本算不上正经的建言,听与不听,都在皇帝陛下。

  而他也从不怀疑,眼前这位陛下真的会对谁言听计从,会看不到事情的利弊。

  这满朝上下,聪明人多了去了,尤其是这位陛下,更是有点聪明的过了头,所以,最后皇帝陛下会做出怎样的决断,赵石都不会感到奇怪。

  实际上,皇帝陛下心眼儿转动的要比赵石想象的还要快。

  只是眨眼工夫,皇帝陛下就已经想到,皇室宗亲的身份,会让出使的使节更具威严,对大秦是有好处的。

  但在这个上面,弊端同样明显,一旦言行举止失当,会让外间之人,迅速对大秦的权威失去敬畏之心。

  这样的提议,其实只是让皇帝陛下稍稍沉吟了一会儿,然后皇帝陛下就笑眯眯的道了一句,“外邦路途遥远,风霜困顿,艰辛之处,不需赘言,爱卿应该多有体会才是,皇家子弟,怎受得了如此苦楚?”

  皇帝陛下做不忍心状,但眼角眉梢却存着笑意。

  赵石当即就明白,皇帝陛下动心了,只是这位从来不会当面给个准话而已。

  其实,皇帝陛下此时想的却是,赵柱国给出的主意。都很新鲜。也总是这般让人难以取舍。

  当然。最让皇帝陛下感兴趣的是,如今赵石好像喜欢将人往外赶。、

  就像之前提议太子出巡,顺便将几个老臣塞进去一般,如今又是想着将皇家子弟,赶去吐蕃,草原。

  皇帝陛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