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结果_将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样的大事,却还沉浸于景兴年间的执政氛围之中。

  他们其中很多人,都下意识的认为,文武制衡,才是当今陛下最愿意看到的事情,而最终的结果,却是他们错的离谱。

  很快,他们便尝到了苦果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  皇帝陛下用早已显露过一次的手段,让人清晰的意识到,大秦已经来到成武年间,当政的也再非是多疑的景兴皇帝了。

  也许是受到了晋国公赵石的影响,皇帝陛下这次的手段,无疑很粗暴,而且分外的干脆。。。。。。

  当然,非是夺位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,长安之变也就未曾重演,粗暴的手段之下,皇帝陛下显示出了自己的宽容。

  至于京军各部的异动,可以看做是防患于未然,也可以说是皇帝陛下在显示自己的决心和意志。

  于是,整个长安都安静了下来,突然的变化,让文臣们不知所措。

  没有军权支撑的文臣,再一次尝到了苦头,在皇权和军权之前,碰的头破血流。

  老臣们惶恐的想要入宫觐见陛下,顺便探听消息,结果全被撵了回来。

  已经接触过的京军各部将领,纷纷以军务繁忙为由,将派去的各色使者,挡在了辕门之外。

  雄武军兵卒充任的长安府衙役,纷纷走上街头巡游长安各坊,参知政事周枋匆匆前去坐镇长安府衙,之后的很多日子,再未入中书一步,隐隐然间,和中书群臣划开了一道界限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  到了晚间,一个消息不知不觉间在各个府邸之间传开,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以及吏部尚书郑老大人几乎同时送上了请辞奏疏。

  这两位老臣,无疑是成武初年中书中的两大支柱,中书重臣,以他们马首是瞻者占了一多半儿。

  而他们身后,站着长安两个如今大秦最显赫的门阀世家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  为官数十载,历经三朝风雨的他们在成武七年初的风波动荡之中,终于迎来了政治生涯的终结。

  一切都十分突然,一切却又显得顺理成章。

  大秦门阀世家的鼎盛时期早已过去。。。。。。当年数十万大军伐夏败亡,就是给大秦各大门阀世家的一次最沉重的打击。

  数十年过去,京中大阀纷纷寥落,再无复昔日风光,长安城中,也只剩下长安李氏,以及长安郑氏在苦苦挣扎,苟延残喘之势已成。

  在长安之变后,他们迎来了一次膨胀,但显然,大势所趋,回光返照似的反应,并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滚动。

  到了成武七年,猛然间,两大门阀的主事之人同时失势,这不但意味着他们在大秦终于失去了举足轻重的地位,而且意味着门阀时代的终结。

  在他们之后,也许还会出现很多兴旺的家族,但门阀这样的字眼儿,却再也无法套用到任何一个家族的头上了。

  因为土地,资财,政治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