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282章 宫里宫外(八)嫡与庶,大不同_大明元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确可能更贵。

  这件事当时在京华内部搞得沸沸扬扬,因为大明的嫡长子继承制深固不摇,大家也不担心高务实怪罪,更何况他们也知道,这样做还能争取到夫人的好感,那就更加肆无忌惮了。

  黄止汀的确没有表示反对,不过她也没有表示赞同。这倒不是说她实际上默许了,实际上她内心对此颇为纠结。

  让高渊早些挂上军职,当然有助于他早些与京华内部的军方各主要将领建立主从关系,这对他将来执掌京华是有好处的。然而,黄止汀也要考虑两个问题:

  其一,夫君今年也不过三十有六,几乎还只是大部分新科进士登第的年纪,根本就没到急着培养儿子接班的时刻。虽说大明的制度摆在这儿,推渊儿出来出任军职并不至于引起夫君表达不满,但他心里到底乐意不乐意,那谁知道?

  京华归根结底都是夫君的京华,是他自己从无到有一手打造而成,他若是心里不满意,出现什么后果的话,任谁都承担不起。要知道,大明的规矩虽然大,可是南疆实际上并不归大明管,夫君的命令才高于一切。

  哪怕她自己在南疆统管多年,但也一直都是“代镇”,如果没有夫君的印信为她的权威背书,谁会听她的呢?恐怕只有黄虎——那可真是“令不出定南城”了。

  不对,定南城都不一定听她的,毕竟黄虎这个定南卫戍司令手下只有八千人,其中甚至还只有五千狼兵是其直属,剩下三千人一直都是刘馨的兵,是当年从刘家军中分出来的。

  分驻暹罗王国的定南警备军肯定只听夫君的命令,而他们计有五镇,总兵力高达63500人,是六大警备军中的头号强镇。

  其二,黄止汀还纠结于高渊将来要不要“从文”,也就是要不要和他父亲一样去考一考科举,毕竟在大明朝来说,还得是科举考出来的进士老爷,社会地位才是真的尊崇。

  然而这里有个大麻烦,那就是高务实这个南宁候是开国初年以后事实上唯一一个“文官封侯”,与“三王”都是靠武功封侯不同。可是,皇帝当初的圣旨里只明确了“文官封侯”这一点,却没说高务实的嫡长子将来继承侯爵之后——或者之前——是不是也要先考中进士才能做官。

  这件事有极大的不确定性,因为根本没有先例可循。比方说开国时期,李善长是文官封侯,按理说找李善长的嫡长子作为例子就可以参考,然而问题在于李善长的嫡长子李琪尚了公主,他是驸马都尉。这明显就没法类比了,因为大明后来压根不允许勋贵子弟尚公主。

  这件事另一个不确定性在于,“南宁候”将来有可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爵位,因为前些年朱翊钧就提出过一个说法,大概意思就是将来可能会设置一个“定南都护府”。

  彼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