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八章 沉默的较量_明朝那些事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已经惹出了那么多的事情,十几万大军和那群奸邪小人要真的进了江西,吃吃喝喝加上打家劫舍捞点外快,老百姓估计就不用活了。

  所以南京是最好的地点,反正皇帝陛下也玩了很久了,到南京后就别动了,免得四处折腾,况且南京也是帝都、特大城市,在这里搞仪式也算有了面子,快点完事您就快点回去吧,大家都方便。

  朱厚照在行军路上收到奏折,看后没多想,就交给了旁边的江彬,询问他的意见。

  江彬看懂了,他完全领会了王守仁的良苦用心,知道他为了百姓安宁,不愿再起事端。

  然后他对朱厚照说出了自己的看法:

  “绝对不可!”

  “千里迢迢带领大军到此,怎么能够空手而归!”

  但是朱宸濠都被抓了,还能打谁呢?

  “把他放回鄱阳湖,陛下再抓一次!”

  如此缺心眼的主意都能想出来,也算坏得只剩渣了。

  朱厚照十分高兴,他同意了江彬的提议。

  这是个十分阴毒的建议,其中包含着不可告人的目的。

  一旦皇帝和十万大军进入了江西,以战后的混乱局面,其给养必然无法供应。养兵要管饭,没饭吃了就会去抢,到时局势必然混乱不堪。

  而最为混乱的时候,也就是最好的时机。

  这个处理意见很快传到了王守仁的耳朵里,他惊呆了。

  他很清楚,这个方案极其凶险,如果照此执行,一场新的浩劫必然兴起,那些好不容易躲过战乱,生存下来的无辜百姓终将逃不过死亡的命运。

  可是怎么办呢?

  江彬的命令就是皇帝的命令,你能和皇帝讲道理吗?

  王守仁似乎再次走到了穷途末路,在初露寒意的秋夜,孤灯之下,他开始了紧张的思索。

  大军就要来了,局势已经无法控制,时间所剩无几,必须想出办法,必须想出办法!

  但这次王守仁的智慧似乎没有任何用处,他冥思苦想了一夜,也没有想出方法。

  看来只剩下那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,这也是他唯一的选择——抗命。

  违抗圣命者,大逆!

  王守仁很清楚这一点,但他依然决定这样做,去换取那些无辜百姓的生命。

  不能再等待了,带上朱宸濠去南京,绝不能让他们进入江西一步!

  我确信这样做是正确的。

  正德十四年(1519)九月壬寅。

  王守仁带领随从,押解着朱宸濠,向着自己未知的命运踏出了第一步。

  【觉悟】

  怀着揣测不安的心情,王守仁上路了,应该说,他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,但很快,王守仁就意识到,自己的这次无畏举动可能并不能改变什么。

  他突然发现,即使自己抗命离开地方,主动交出朱宸濠,也未必能够保全江西百姓,万一那帮孙子不依不饶,朱宸濠到手之后还是要去江西闹事,那该怎么办?

  答案是没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