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十五章 一个文雅的人_明朝那些事儿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卢象升已经是五品正厅级干部了,就提拔速度而言,相当于直升飞机,而且卢知府人品确实很好,从来没有灰钱收入,群众反应很好。

  总之,卢知府的前途是很光明的,生活是很平静的,日子是很惬意的,直到崇祯二年。

  这年是比较闹腾的,基本都是大事,比如皇太极打了进来,比如袁崇焕被杀死,当然,也有小事,比如卢象升带了一万多人,跑到了北京城下。

  当时北京城下的援兵很多,有十几路,卢象升这路并不起眼,却是最有趣的一路,因为压根没人叫他来。

  卢象升是文官,平时也没兵,但他听说京城危急,情急之下,自己招了一万多人,就跑过来了。

  明末的官员,是比较有特点的,最大的特点,就是推卸责任,能不承担的,绝不承担,能承担的,也不承担,算是彻头彻尾的王八蛋。

  卢象升负责任,起码他知道,领了工资,就该办事。

  但遗憾(或者是万幸)的是,卢象升同志没能打上仗,他在城下呆了一个多月,后金军就走了。

  当然,这未必是件坏事,因为以他当时的实力,要真跟人碰上,十有八九是个死。

  但这无所事事的一个月,却永远地改变了卢象升的命运,因为这段时间里,他亲眼目睹,一个叫袁崇焕的统帅,如何在一夜之间,变成了囚犯。

  这件事情,最终影响了他的一生,并让他在九年之后,做出了那个关键性的抉择。

  朝廷的特点,一向是能用就使劲用,既然卢知府这么积极,干脆就让他改了行。

  崇祯三年,卢象升提任参政,专门负责练兵。

  当时最能打仗、最狠的兵,除辽东,就是西北,这两个地方的人相当彪悍,战斗力很强,敢于玩命,就算打到最后一个人,也不投降,是明朝主要的兵源产地。

  卢象升练兵的地方是北直隶,就单兵作战能力而言,算是二流。

  然而事实证明,只有二流的头头,没有二流的兵。

  明朝的精锐部队,大都有自己的名字,比如袁崇焕的兵,叫做关宁铁骑,洪承畴的兵,叫做洪兵,而卢象升的兵,叫天雄军。

  就战斗力而言,明末的军队中,最强的,当属关宁铁骑,天雄军的战斗力,大致排在第三(第二还没出场),比洪兵强。

  据高迎祥和李自成讲,他们最怕的明军,就是天雄军。

  比如关宁铁骑,虽然战斗力强,但都是骑兵,冲来冲去,死活好歹都是一下子,但天雄军就不同了,比膏药还讨厌,贴上就不掉,极其顽固,只要碰上了,就打到底,不脱层皮没法跑。

  天雄军的士兵,大都来自大名、广平当地,并没有什么特别,之所以如此强悍,只是因为卢象升的一个诀窍。

  两百多年后,有一个人使用了他的诀窍,组建了一支极为强悍的部队,这个人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